作者: Kiyon Wong|2022年4月14日
1
油脂粒要深究下去可一點也不簡單,油脂粒可以獨立自成一個範疇,當中包括至少6種不同的「油脂粒」症狀,是最常見並出現於眼周的為粟粒腫或汗管瘤,以及出現在整張臉的皮腺增生、皮脂腺肥大、老人斑及扁平疣症狀等,它們的形成原因都不一樣,接下來再一一拆解。
2
暗瘡治療前要清楚,油脂粒問題絕非眼底專屬,不同的「油脂粒」類型都有其好發的地方,像汗管瘤好發於身體汗腺多的地方而粟粒腫好發於眼周位置,而一般長在眉心、額頭及其他油脂腺旺盛的部位如臉部、胸口及上背的是脂肪粒,有時候擠破其中沒有任何髒東西,並且與膚色類近,而俗稱的油脂粒也就是暗粒/閉口粉刺,擠破後出現的是被包裹的油脂粒。 暗粒及閉口粉刺就比較容易理解了,它們是暗瘡問題的一種也可以說是暗瘡的前身,當毛孔內皮脂腺的油脂分泌過多,而角質層代謝緩慢或失常的時候,就會出現暗粒/閉口粉刺,它們可以成片或逐粒出現,由於被皮膚蓋住因此接觸不到空氣,所以只會呈現皮膚顏色或黃白色,待皮膚正常新陳代謝後「蓋子」被移走,內裡的油脂會接觸到空氣跟細菌,氧化後變成黑頭或與細菌混合後發炎變成暗瘡。暗粒的形成原因眾多,可能為天生油脂分泌旺盛、不良飲食習慣及荷爾蒙失調等所致,但病理機制是油脂分泌過多及角質代謝異常。
3
講解完好長於眼底的油脂粒後,我們接下來談一談臉部及身體的油脂粒,一般最常見的油脂粒就是暗粒/閉口粉刺,但亦有較少見的原因令你以為長出「油脂粒」: 1. 皮脂腺肥厚:天生皮膚較薄或皮脂腺肥厚因此皮脂腺較明顯,無需處理 2. 皮膚過度增生:皮膚長出小肉粒,可用激光去除多餘的皮膚組織 3. 皮脂腺過度增生:多發生在30歲後,皮膚上出現「小火山口」的突起,可用激光去除 4. 病毒疣:具傳染性的皮膚疾病,會愈長愈多,需找皮膚科醫生進行治療
4
其實油脂粒並非油性肌膚及暗瘡性肌膚的專利,乾性肌膚也可能會有油脂粒的問題,一般好發於年輕人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如面部、胸口及上背等等。引起角質代謝失常的原因極多,不良的飲食習慣、肌膚缺水乾燥、遺傳因素及荷爾蒙變化等等都會令角質化謝混亂與緩慢,厚厚的老廢死皮蓋著毛孔,讓毛孔分泌旺盛的油脂無法排出,就會形成皮膚的一粒粒突起暗粒,被擠破或自然排出之後會有質軟或硬化的乳黃色油脂,油脂粒是閉口粉刺,開放性粉刺就是白頭,可能會轉化成黑頭或者發炎後成為暗瘡,而暗瘡印的淡化所需時間也更長。
為什麼說油性肌膚的人未必具有油脂粒問題?若僅僅是天生油脂腺旺盛,而毛孔暢通的話那充其量就是大油田皮膚,若再加上角質代謝失常才會形成油脂粒問題,就像在油井上蓋上厚厚的蓋子,油脂無路可逃只能頂起表皮,形成一大片暗粒。形成蓋子的原因很多,但也可以很簡單,因為油性肌膚的角質層細胞本身就比較黏、大塊且連結性很強,一旦皮膚代謝循環亂了步調、代謝緩慢後很容易就形成蓋子,讓油脂粒周而復始出現。
乾性肌膚的人同樣可能出現油脂粒,因為皮膚要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就不能缺少水分,乾性及敏弱性肌膚的膠原層可能較薄而鎖水能力較弱,皮膚的含水量下降、肌膚失去養分,而老廢乾涸的角質細胞無力被推走更新,於是肌膚出現脫皮、角質層受損或不平整的情況,難以抵御外在環境及護膚品刺激,油脂粒、白頭粉刺及暗瘡亦相繼出現。
跟眼底的油脂粒不同,臉部跟身體的油脂粒很有可能是使用的護膚品太滋潤了,若肌膚本身的油脂分泌已經足夠,其實無需額外補充水分跟油分,但很多人「慣了手勢」在護膚的最後一步必須用含油乳液或乳霜去「鎖水」。護膚品再混合你本身的油脂,很容易令肌膚「獲利回吐」出現一刮就破的針狀小白頭,又或是令角質層細胞與皮膚難捨難離,沒有正常剝落並堵塞毛孔開口,再加上肌膚上天天分泌及你所不斷補充的油脂,於是油脂粒與你常相見了。
荷爾蒙變化好像說得很籠統,但的確身體的正常新陳代謝、日常生活的飲食習慣、休息及壓力等等都與荷爾蒙分泌息息相關,尤其腎上腺素、睪酮等會增加皮膚的油脂分泌。當你熬夜或休息不足,多吃高糖、高油及奶類製品時就會令油脂粒及壓力瘡發生的機率大增。
5
汗管瘤形成原因:跟體質、遺傳及荷爾蒙分泌較有關係 特徵:膚色、圓形及平滑丘疹狀,天熱的時候會更明顯或顏色變得透明,觸感更軟 出現範圍:眼周、額頭、眉心、胸口、腹部、腋下及生殖器附近 處理方法:冷凍、電流及化學藥劑燒灼,以二氧化碳激光磨皮,但不保證不復發 如何預防:沒有方法預防 不要聽到「瘤」字就覺得害怕,汗管瘤雖然就是字面上的意思,由汗管細胞組成的良性皮膚腫瘤,但它是無症狀的汗管瘤,是汗腺過度增生而成,基本不會變惡性瘤也不會危害健康,唯一「危害」到的很可能是你外表的美觀度。 當天氣熱的時候汗腺活躍、汗液分泌累積的時候,汗管瘤會顯得更大並且變得透明。汗管瘤的組織可深入到真皮層,在皮膚表層處理它很可能「春風吹又生」,而一接觸到真皮層就容易留下疤痕,因此皮膚科醫生一般不建議你花大錢去處理對身體無害的汗管瘤。
粟粒腫形成原因:先天性的粟粒腫被認為是臉上細毛的漏斗部下層的增生,而後天性的粟粒腫多與皮膚擦傷、醫美激光、皮膚神經系統失調及塗抹類固醇藥膏有關 特徵:膚色或乳白、黃白色,呈圓形、突起狀,觸感較硬,看似粉刺 出現範圍:通常長於眼底及眼周 處理方法:針清、醫美激光及果酸、維他命A成分產品 如何預防:不要摩擦眼睛、避免使用刺激性眼周護養產品及化妝品、留意卸妝力度 顧名思義,「粟粒」的意思是一小粒小粒像黃白色小米般散落在眼周的油脂粒。研究亦顯示大部分粟粒腫與退化的汗管相連,主要成分是角質細胞,亦即說它看起來跟處理方法都像閉口粉刺。當汗腺開口處的皮膚過度角化,令皮脂不能排出表面就會因此形成小粒粒。 日常「捽眼睛」跟摩擦皮膚的力度過大,會在皮膚上製造極微細的傷口,可能導致及加劇粟粒腫的形成,皮膚在自我修復的時候令過多角質累積形成油脂粒。在粟粒腫形成的早期及後期均可嘗止以加速代謝(如果酸及維他命A護膚品),及針清、醫美激光療程將油脂粒清除。
油脂粒類型
出現原因
個人體質及基因遺傳
特徵
膚色、圓形、扁平及質感較軟,汗多時變大
清除方法
磨皮激光
出現範圍
眼周、眉心及胸口等
出現原因
摩擦眼晴、眼周皮膚受到刺激及代謝失調
特徵
膚色或乳白、乳黃色,圓形、突起並觸感較硬
清除方法
針清、激光、果酸及維他命A煥膚
出現範圍
眼底及眼周
出現原因
油脂分泌過多及皮膚代謝異常
特徵
一粒或成片出現,會在後續轉成黑頭或暗瘡,擠破後具黃白油脂
清除方法
針清、激光、果酸及維他命A煥膚
出現範圍
臉部及胸口、背部等
6
7
有醫生表示,若是比較淺層,摸起來較為突起,並把膚色撐得與原膚色有色差的油脂粒,可以嘗試用針清。不管在家居還是美容院進行針清,都必須仔細消毒用具及清潔面部及身體再進行,以免發生傷口感染。以兩根棉花棒或指頭輕輕按壓擠出油脂,若沒有反應才考慮刺破皮膚表層擠出油脂,若無法擠出油脂應放棄,否則易損傷肌膚令情況惡化,而在清除油脂粒後要立即為肌膚消炎抑菌。
對於封閉式粉刺的油脂粒來說,物理磨砂的效果有限,由於油脂粒有一層角質層包裹,磨砂無法觸及痛點,更容易進一步磨損及刺激病弱發炎的不平整肌膚,因此具油脂粒問題的人士請採用化學煥膚去角質,如塗抹果酸臉膜或含果酸、維他命A成分的護膚品,可惜的是皮膚新陳代謝循環週期不短,可能需長期堅持2至3個月才有清油脂粒的效果。
中醫認為具油脂粒或暗瘡的男士脾胃較差,脾胃差的表象顯現在皮膚之上,他們的皮脂腺分泌過多或不均,容易堵塞毛孔繼而發展成黑頭粉刺及暗瘡等問題。從中醫的角度來說,去油脂粒的方法有兩種,其一是內服中藥茶飲調理身體,可以有效控制油脂分泌、預防油脂粒形成;其二是勤敷中醫藥的面膜,雙管齊下可能能根治你的油脂粒煩惱!
預防油脂粒茶飲—熱底人士:淡竹葉金銀花茶
功效:這款焗茶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適合熱底人士用來預防暗瘡和油脂粒。 材料: 淡竹葉 5 錢 杭菊 3 錢 金銀花 3 錢 做法:大約80℃熱水泡焗淡竹葉30分鐘,後加入金銀花及杭菊焗浸2分鐘即可。
預防油脂粒茶飲—寒底人士:生薏米准山茶
功效:生薏米准山茶可清熱排膿及健脾,有助皮膚新代謝,加入丹參能活血化瘀,有效去油脂粒及暗瘡。 材料: 生薏米4錢 淮山3錢 丹參3錢 做法:全部材料用熱水泡焗30分鐘即可。
中醫去油脂粒、祛痘面膜
功效:以清熱、解毒及收歛油脂的藥材製成面膜,可疏通堵塞毛孔防止油脂粒形成,有效減少黑頭粉刺及暗瘡。 材料:大黃、杭菊花和金銀花 做法:將材料全部磨成粉狀,每種材料份量相同,混合後加入少許礦泉水攪拌成糊狀,敷臉約10分鐘後洗掉,敷臉時會有輕微清涼感。
中醫認為油脂粒的成因是?
如何預防油脂粒形成?
家居的去油脂粒怎樣做?
暗瘡分手療程做多少次會見效?
COPYRIGHT © PERFECT MEN LIMITED 2023 ALL RIGHT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