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icky_image
分類
back to top button

作者: |--

體脂率是體內脂肪的含量,體脂肪率和BMI不一樣,也不是由體重來定義肥胖類型,而是通過測算脂肪含量來判斷一個人究竟是肥是瘦!我們體內脂肪不只有呈現臃腫外表的贅肉,還包括了器官與內臟脂肪,因此體脂肪率過高,影響的可不只是顏值與外觀,無形中也會促成多種健康隱患!體脂肪率高的問題可不僅限於啤酒肚或洋梨形身材的人!這就帶大家一同了解體脂過高的3大健康風險與最全改善方式,記得看到最後!

1

體脂率是什麼?體脂肪的重要性大公開!

體脂肪在我們身體裡可不是單純「變胖的元兇」。其實,認識體脂肪就會發現,它有保護內臟、緩衝外來撞擊的作用,還能儲存身體能量,在需要時轉化為燃料。不過,如果體內脂肪特別是內臟脂肪堆積過高的話,就可能帶來代謝疾病風險。相反地,維持適當的脂肪比例,對健康狀況十分重要。

所謂的體脂率是,指脂肪組織在身高體重中的比例,也就是體脂肪率。它比單純的體重數字更能反映真實狀況,因為人體內還包含肌肉量、骨骼和器官等。兩個體重相同的人,若體脂率不同,健康差距就可能很大。一般來說,女性因生理需求,體脂率自然會比男性高。

如果要判斷體脂率是否合理,可以參考以下區間:男性低於8%算偏低,落在8%到19%屬於良好,20%到25%是標準,而超過25%則屬偏高;女性低於15%為偏低,15%到25%屬於良好,26%到32%為標準,超過32%則算偏高。

簡單來說,體脂肪並不是壞東西,反而是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元素。重點在於控制在合理範圍,才能達到修形與保健的平衡。

2

體脂率和BMI不同?一次搞懂差異與計算方法

很多人只看體重或身體質量指數(BMI)來判斷健康,但事實上,和BMI不同,體內脂肪率能更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。BMI 是以身高體重計算出來的數值,卻無法區分你身上的重量是來自肌肉量還是體脂的堆積。換句話說,兩個BMI相同的人,可能一個肌肉發達,另一個卻是脂肪過高,健康風險完全不同。

體脂率的意義:健康管理的關鍵指標

體脂率是指人體脂肪組織在體重中的比例,能夠更準確地呈現身體組成。掌握體脂率,才能更有效進行健康管理,避免單純依靠體重數字誤判自己的健康狀況。因為體脂率與基礎代謝率息息相關,肌肉量越高,基礎代謝率通常也越高,代表身體在靜止時能消耗更多熱量,更不容易堆積脂肪。

體脂率計算:如何得出正確數據

想要計算出體脂率,需要依靠不同方法,而不是用簡單公式。常見的方式包括:

• 體脂計(BIA技術):透過微弱電流測量身體阻抗,再推算出脂肪比例。家用體脂磅多採用這種方式,操作方便,但數據會受到體內水分影響。
• 皮褶厚度測量:用皮脂鉗夾取特定部位脂肪厚度,代入公式即可計算出體脂率。
• 水下稱重法:利用水中重量和密度原理,計算體脂率,準確度比前兩種更高。
• DEXA(雙能量X射線吸收法):最精準的方法,可同時分析脂肪、肌肉與骨骼含量,但設備多用於醫療或研究機構。

體脂肪標準對照表的重要性

雖然每個人的體型不同,但仍有參考範圍。透過體脂肪標準對照表,我們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數值是否落在理想範圍。若體脂率過高,就算BMI顯示標準,也可能潛藏代謝疾病風險;反之,體脂率過低也會影響免疫與荷爾蒙平衡。

延伸閱讀

    3

    高體脂肪的健康風險:你該注意的3個隱藏危機!

    1. 體脂過高與慢性疾病的關聯

    當體脂過高時,身體容易出現代謝異常。研究顯示,過多的脂肪會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同時增加糖尿病與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率。脂肪組織不只是「能量儲存庫」,過量時會干擾正常代謝,引發血壓升高、血糖失衡和高血脂症等問題。

    2. 內臟脂肪:比皮下脂肪更危險

    高體脂肪最大的威脅之一,是脂肪不僅囤積在皮下,還會堆積於腸系膜和胃腸周圍,形成內臟脂肪。這種脂肪的分佈位置緊鄰器官,過多時會壓迫、干擾其功能,增加動脈硬化、脂肪肝、胰島素阻抗等健康問題。

    3. 內臟脂肪的生理功能與隱患

    其實,內臟脂肪的生理功能是保護器官與提供能量,但一旦超過健康範圍,就會轉變成健康隱憂。過量的內臟脂肪會分泌發炎因子,讓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,進一步提高代謝疾病與心血管問題的風險。

    體脂率對照: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

    為了避免體脂過高,建議參考體脂率對照標準,監測自己是否落在理想範圍內。維持健康體脂率不僅能幫助控制體重,還能大幅降低心血管與代謝相關疾病的發生率。

    4

    管控體脂率標準的5大日常習慣與生活方式:全方位改善身體狀況就靠這些細節!

    1. 飲食控制:減脂的基礎功夫

    想要有效管控體脂率,飲食絕對是核心。建立熱量赤字(消耗大於攝取)能幫助體脂下降,例如每天少攝取約 500 卡路里,就能一週減少大約 0.5 公斤體重。同時要注意營養比例,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理想分配大約是 40:30:30,既能維持肌肉量,又能保證能量供應。日常應多選擇天然食材,如雞胸肉、魚、糙米、全麥麵包與堅果,並盡量避免加工食品與高糖飲品,以降低脂肪堆積的風險。

    2. 運動習慣:燃燒脂肪的最佳助手

    運動是提升基礎代謝與控制體脂率的關鍵。建議每週至少安排 150 分鐘的有氧運動,例如跑步、游泳、踩單車,幫助加速燃脂。重量訓練則能增加肌肉量,讓身體在靜止時也能消耗更多熱量。對於時間有限的現代人,HIIT(高強度間歇訓練)更是一種高效選擇,只需短時間就能提升心率,促進脂肪分解。

    3. 增肌塑形:體脂率管理的隱藏技巧

    很多人以為減少體脂率就只能靠減脂,其實增肌也是重要一環。肌肉量增加後,基礎代謝率會同步提高,身體每天自然燃燒更多熱量,即使在休息狀態也能幫助控脂。除此之外,增肌能改善體態,讓線條更勻稱,看起來更健康有活力,還能降低骨質疏鬆與跌倒的風險。

    4. 生活方式:現代人容易忽略的細節

    除了飲食與運動,生活方式也會影響體脂率。現代人常見的久坐、熬夜與壓力大,會讓基礎代謝率下降,增加脂肪囤積機率。良好的睡眠、規律的作息與適度的舒壓,都是幫助維持健康體脂的重要習慣。

    5. 持之以恆:養成長期習慣才有效

    管控體脂率並不是短期衝刺,而是一種長期堅持的生活方式。透過調整飲食、培養運動習慣,加上健康的日常作息,才能真正把體脂控制在理想範圍,降低疾病風險,維持更好的健康狀況!

    5

    忽高忽低的體脂率讓你沒安全感還難瘦身?推薦大家絕佳的減脂方案:Perfect Men S6 溶脂修形療程!人人都能在最舒服的狀態下躺平享“瘦”,想短期內逆襲小鮮肉肌肉男就靠我們!

    體脂肪的囤積確實會促成嚴重的健康問題!不想要嚴格把控人體內的脂肪百分比?直接來找我們體驗 Perfect Men S6溶脂修形療程就好了!這款療程只需躺平,無痛無創不需要修復期,絕對適合怕麻煩的朋友,輕鬆瘦身不是問題!

    Perfect Men S6 溶脂修形療程採用的專利技術是醫美激光,能將醫療級別能量傳遞到全身各個部位,均勻分解脂肪分佈位置的頑固脂肪團,將其化為脂肪酸後隨著代謝排毒系統自然排出體外,同時亦有真空抽吸技術作為配合,將脂肪通通吸走,輕鬆K.O肚腩、大腿小腿、手臂、臀部、腰間的肥肉!立即登記體驗,即可享受:專業體型分析 + Perfect Men S6 溶脂修形療程!

    立即體驗:Perfect Men S6 溶脂修形療程

    常見問題

    1. 體脂率幾多才算正常?

    參考上文的體脂率範圍表,男性約 8-25%,女性約 15-32% 不等。

    2. 家用體脂磅準不準?

    家用體脂磅的準確度一般,只可以作為參考,不能完全依賴。

    3. 怎樣可以有效減脂?

    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的配合,創造熱量赤字,持之以恆。

    4. 做重量訓練會不會變成大隻佬?

    女性不容易透過重量訓練變成「大隻佬」,反而可以塑造更緊實的線條。

    5. S6 溶脂修形療程有什麼功效?

    療程可以針對特定部位,減少脂肪積聚,塑造理想體態。

    COPYRIGHT © PERFECT MEN LIMITED 2025 ALL RIGHT RESERVED.